昨日(8月12日),内地与港澳15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发起的生命科学开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在香港正式成立。
在当天举行的“内地与港澳大学校长圆桌会议”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西湖大学、深圳医学科学院9所内地高水平大学和新型研究机构的主要负责人,与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和澳门大学6所港澳大学的校长,共同启动联盟。
生命科学开放联盟旨在引领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打造全球创新网络和人才培养高地,为造福人类健康、应对粮食危机、极端天气等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联盟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凝聚各方资源,打造一系列全球生命科学界能够便捷共享的优质公共产品,初期将重点聚焦:高水平国际期刊、科研数据汇交平台、生物资源库和科研成果转化路径等。
数据平台专委会召集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联盟将建设国际化科研数据开放生态,构建科学数据治理与共享规则,同步建设高质量数据合规开放平台。他希望联盟充分发挥港澳高校的区位与制度优势,促进生命科研数据的跨境流通和合规开放。
联盟将以“主刊+子刊”形式建设生命领域系列高水平期刊。新创主刊“Vita”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出版、西湖大学牵头,依托联盟各单位建设,邀请 Cell Research期刊原主编李党生教授和施一公教授担任新刊 Vita主编。同时,联盟还将利用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筹建学术预印本发布平台。
Vita系列期刊将采用开放获取模式,探索新型评价机制,努力办好一本符合办刊规律、净化学术生态、服务生命科学创新和学科高水平发展的国际顶尖学术期刊,推动科研诚信与学术出版的和谐共治,为世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高质量学术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联盟将建设国际化科研数据开放生态,构建科学数据治理与共享规则。基于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和体系布局,重点解决科研数据的合规流动与合作使用问题、不同来源数据的易用性和开放性问题,建设高质量数据的合规开放平台。
同时,联盟将依托和发挥我国已建成的高质量生物资源库平台和体系优势,打造“种类齐全、品质优良、服务精准、开放共享”的高质量资源库平台,为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提供便捷的资源获取与技术支持服务。
未来,联盟还将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金融、国际合作的叠加优势,加快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大湾区中心建设,打通科研成果高效转化路径,探索内地与港澳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