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成为稳增长的关键抓手。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重”建设加速推进,带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完善,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两重”项目涉及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中型灌区新建改造及大中型引调水和大中型水库建设、地下管网建设、三北工程。
去年以来,我国有关部门持续推动落实“两重”、“两新”(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也成为今年扩大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重要政策举措。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安排超3000亿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两重”建设项目。至此,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
“硬投资”方面,2025年“两重”建设共安排8000亿元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医院病房改造等重点领域。
“软建设”方面,在重点领域加快推出一批改革创新举措,包括优化长江沿线铁路投融资模式,建立健全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完善国家物流枢纽规划布局,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探索“风电光伏+治沙”新模式等。
为给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充足资金,财政货币政策正协同发力。7月1日,财政部公开了2025年第三季度国债发行有关安排,三季度将共计发行11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对比今年4月份财政部披露的发债计划发现,有4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时间有所提前。
财政部部长提出,尽早发行和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券等,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效应,支持做好“两重”“两新”等工作,推动促消费、扩投资、稳外贸、惠民生等政策早见效、多见效。
随着一大批“两重”项目开工投产,这些项目在稳定经济运行、优化产业结构、保障国家安全以及增进民生福祉等多个关键领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不仅为国家经济增长提供强有力支撑,还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素材来源:第一财经